趣味课堂:巧手绘脸谱 彩墨传非遗
脸谱艺术是我国重要的“非遗”文化之一,是中华民族戏剧特有的面部化妆造型艺术,它以夸张的色彩,变幻无穷的线条为人物增添了强烈的审美效果。近日,胜利街道河岸社区携手光点社会服务中心精心策划开展“手绘脸谱 ‘国潮’色彩”暑期非遗小课堂活动,让非遗之美浸润童心,让“国潮”新风焕发时代活力。
活动伊始,光点社会服务中心的志愿者首先为孩子们讲述了脸谱的由来。“脸谱起源于古代的面具文化,最初在巫舞和傩舞仪式中……后来,脸谱逐渐发展成为戏曲中独特的化妆艺术,通过夸张的色彩和图案勾勒人物性格,成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和审美。”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,对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充满了好奇。
“京剧脸谱的谱式丰富多样,常见的有整脸、三块瓦脸、十字门脸、六分脸等。”志愿者结合具体的脸谱图片,向孩子们一一介绍京剧脸谱的谱式特点,比如整脸是整个面部以一种颜色为主,再勾勒出眉、眼、鼻等部位的纹理,显得庄重威严;三块瓦脸则是将脸部分为额头、眼睛周围和脸颊三个部分,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勾勒,形象鲜明生动。
“脸谱色彩的表现十分丰富,可谓赤橙黄绿青蓝紫,一切性格特点尽情流露于色彩之中。”在志愿者的讲解中,孩子们了解到每种颜色都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,红色代表忠诚勇敢,如关羽;黑色象征刚直不阿,如包拯;白色寓意奸诈多疑,如曹操;蓝色表示勇猛暴躁,如窦尔敦……对脸谱色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。
“脸谱起源于什么?”“京剧脸谱中,红色通常代表什么性格?”在知识问答环节,孩子们纷纷举手作答,现场互动十分热烈。
随后,绘制脸谱环节正式开启。志愿者为孩子们分发工具并讲解步骤:先用铅笔勾出轮廓纹理,再按人物性格选色填充,最后细化细节。孩子们立刻执笔创作,有的绘出忠诚的红色脸谱,有的画出刚直的黑色脸谱……一幅幅色彩斑斓、独具创意的脸谱作品诞生,孩子们捧着成果,笑容中满是自豪。
此次“手绘脸谱 ‘国潮’色彩”暑期非遗小课堂活动,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京剧脸谱的相关知识,更让他们在亲手绘制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,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。河岸社区和光点社会服务中心表示,将继续开展足彩胜负14场形式多样的非遗文化活动,让足彩胜负14场的孩子走进非遗、了解非遗、爱上非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