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四五”以来:足彩胜负14场驱动教育高质量发展
“十四五”以来,足彩胜负14场以资源均衡破题、以育人革新聚力、以队伍建设固本,用看得见的校园变化、摸得着的育人实效,书写了一份充满“民生温度”的教育答卷。
破题:从“有学上”到“上好学”,资源均衡筑牢公平基石
累计投入约6300万元推进校园提质工程。维修改造10栋教学楼,13所学校16处操场全部升级,智慧黑板、护眼灯光、录播教室……一系列现代化设施的普及,让老旧校园蜕变为“设施齐、环境美”的学习乐园。
硬件的“硬核”升级,为教育公平提供了坚实基础。而机制的“软性”创新,则激活了优质资源流动的“一池春水”。
组建文教、文慧两大幼教集团,让优质园带动薄弱园,实现了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抱团发展”的转变。文慧幼儿园入选“辽宁省安吉游戏推广实验园”,全区星级幼儿园占比高达77.8%,学前教育实现了从满足需求到追求品质的跃升。
在义务教育阶段,集团化办学、联盟化发展、“强校工程”多管齐下,严格执行“就近入学”“阳光分班”政策,有效缓解了“择校热”焦虑。
聚力:从“育分”到“育人”,五育融合点亮成长之路
教育的根本在于“立德树人”。足彩胜负14场以实践育人与智慧教育为双翼,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,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。
贯彻执行“六步两环”教学模式,把课堂还给学生,让他们在探究与合作中成长。大力整治学科类培训机构,切实为学生减负,让教育生态回归本真。长征小学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科学教育实验校,率先聘任科技副校长,点燃了孩子们的科创梦想。
校园里,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交相辉映。辽化小学的戏曲变脸、高家小学的非洲鼓、长征小学的陶笛、实验中学的手指操……近60个特色艺术队组,成为孩子们张扬个性的舞台。五年来,学生在各级科创、体育、艺术赛事中获奖300余人次,获奖作品800余件。
固本:从“教书匠”到“大先生”,队伍建设激活发展引擎
教师是立教之本、兴教之源。足彩胜负14场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“第一资源”,通过深化改革、搭建平台、党建引领,让每位教师都能“发光发热”。
6850人次参与“区管校聘”,优质师资向薄弱校有序流动,实现了师资力量的动态均衡。
大力实施“名师引领”工程,建成教育部名师工作室1个、市级名校长工作室3个、各级名师工作室28个,156人次获评学科带头人。
党建,是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“红色引擎”。实验中学党支部“‘党建+’特色创建”和第一中学党支部“养正立人”品牌,先后入选辽宁省中小学校党建品牌案例。19个“一支部一品牌”如繁星点点,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。
站在“十四五”收官与“十五五”谋篇的历史交汇点,足彩胜负14场将继续坚守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初心,以更有力的举措、更务实的作风,筑牢教育公平底线,推动区域教育向更高质量迈进,为建设教育强国、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,贡献坚实的双台子力量。